成功案例之日本三和铁工

石家庄开发区光明热锻厂与日本三和铁工合作【详细】

您现在的位置: > 中文版 > 锻件行业 >

目前中国风电产业正步入整合时代

http://www.gmrd.cn 点击数: 更新时间:2011-03-24 10:44

  从2009年之前连续四年翻番增长,到2010年增长幅度放缓到30%,曾经“大爆炸”发展的中国风电产业已经走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关口。站在新的起点,作为后来者的中国风电产业如何突破发展困局,实现后来居上、厚积薄发,成为我国风电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。



  在日前举行的今年首个国内大型风电展———2011天津国际风电产业配套洽谈会上,业界专家和国内外知名风电企业纷纷为我国风电发展“支招”。未来五年,我国风电产业将步入平滑增长期,价格竞争短期内难持续,而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将进入兼并整合时代。



  我国风电发展必须从追求发展速度向追求质量转变,从追求装机容量向关注风电电量转变,从集中大规模开发向大规模分散开发转变。



  中国风电“大而不强”



  继2009年凭借2900万千瓦的风电装机总量超越德国,跻身世界第二大风电市场之后,2010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和总装机容量一举超过美国,跃居世界第一。



  2010年我国预计新增风电装备容量1755万千瓦,总装机容量达到4167万千瓦。



  然而,虽然我国在数量上已经成为世界风电大国,但仍然称不上风电强国。



  从人均电量来看,美国、丹麦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分别达到13682、6773和7813千瓦时,而中国的人均电量只有2585千瓦时;从人均风电量来看,美国、丹麦和德国分别为174、1313和492千瓦时,而中国的人均风电量只有9千瓦时;从风电电量比例来看,排在前三位的丹麦、西班牙和德国分别达到19%、11%和6%,但中国只有0.35%。



  此外,我国的人均电力装机、人均风电装机和风电装机比例也都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。



  由于我国风电装备质量水平仍然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,并且在并网容量、吊装容量、风电效率和效益水平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,中国成为世界最大风电市场的位置并不稳固。



  衡量整个风电产业链健康的关键指标应该首选发电量,而不是把风电装机容量和风机制造能力作指标。



  事实上,中国工程院在“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”重大咨询项目中提出,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应该是绿色、低碳、节能优先、总量控制。按照这一思路,到2020年,我国风电装机容量预计达到1.5亿~2亿千瓦。



  “十二五”期间,我国风电产业将保持快速平稳发展势头,装机容量以每年1500万千瓦的速度增长,不排除2016年风电装机再度出现大幅增长的可能性。



  质量和技术成竞争焦点



  由于近几年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迅猛,长期积累形成的产品质量问题开始集中暴露,突出表现为:风电机组出现故障、事故,风电机组运行维护成本高,风电场容量系数低,风电与电网“不友好”,风电与环境不和谐等等。



  从国内风电场的运行记录来看,风电设备故障率高于5%,零部件的故障率甚至更高,齿轮箱是风机质量的第一个薄弱环节,接下来分别是变流器和液压站。



  此外,被称作风电和电网“友好”技术的低电压穿越技术一直无法实现突破,成为当前风电与电场“不友好”的一个主要原因。



  我国风电产业要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,实现从风电大国向风电强国的转变,必须更多地关注质量和技术。



  “要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,做好风电在全生命周期中的健康管理。”一方面,要正确处理质量和成本的关系,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降低风电成本,同时还要做好对风电机组运行的实时检测和故障诊断,在充分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推动技术进步。



  针对目前风电与环境“不和谐”的问题,在风电场建设中,既要考虑景观,尽量少占用土地,建设后要恢复植被;又要保护鸟类,特别在候鸟迁徙路线中,严禁规划风电场;还要降低风电机组,特别是海上风电场的噪声。



  风机制造业加速“洗牌”



  考虑到电网已经成为当前制约风电产业发展的最大挑战,业内专家普遍认为,未来风电竞争的焦点将从资源向市场过渡。



  “过去几年我国风电产业的‘疯长’,导致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显。”谢长军坦言,2010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,仅华锐、金风、东汽、明阳和联合动力五家企业的产能就超过上述容量。同时,丹麦维斯塔斯、西班牙歌美飒、美国GE等国际风机制造业巨头纷纷在华建立生产基地,风电市场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。



  目前我国拥有风电整机制造企业接近90家,叶片企业超过50家,塔筒企业近百家,这些企业已经暴露出自主设计能力不强、售后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。



  今后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将进入兼并整合时代。“经过大浪淘沙和兼并整合,预计我国最终将保留8~10家风机制造企业。”



  我国风机制造企业可以尝试“走出去”,寻找更加广阔的蓝海。



  产业链优化在即



  虽然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之一,企业技术创新取得明显进步,但是我国风电产业配套体系仍然不完善,产品技术研发未能在产业链上有效整合,导致整机市场价格战日趋白热化。



  自从2007年以来,我国风电整机的平均价格就以年均12%的速度下降,从原来的1万元滑落到2007~2008年的6000~7000元,2010年已经全面步入“3000”时代,今年1月份价格进一步跌破3700元。



  为避免市场价格战不断升级,一个更加强大的风电产业链无疑成为制衡风电市场的重要筹码。



  一个完整的风电产业链应该包括:资源调查分析,工程设计,风力机设计、制造、安装、调试、检验和认证,运行和管理,电网改造和建设,市场消纳,服务和人才管理等等。



  完善风电产业链的关键在于加强上下游的协调配合,加强专业化生产,“整机企业尽量不要‘大而全’,要多采用配套零部件,鼓励市场实现充分竞争。”



  国内不少优势风机企业已经开始着手做实产业链。例如,金风科技已经开始收购叶片企业;明阳50%以上的风机部件以控股或者参股方式进行生产,叶片由全资子公司生产,变频器、变桨/变频/整机控制系统由关联企业生产。



 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金东虎则表示,天津正在加紧制定促进风电发展的产业政策,而加强风电产业链建设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。据透露,“十二五”期间,天津将鼓励风电企业建立研发机构,重点支持2.5兆瓦及以上陆上风机、3兆瓦及以上海上风机、风机关键零部件研发,同时积极培育和引进国内外风电科研、检测和认证机构,不断优化产业要素环境。